先兆流产是妊娠28周前有少量阴道流血、阵发性下腹痛等,本质是妊娠物有脱离倾向未完全排出,与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同,二者在出血特点(出血量、颜色)、伴随症状(腹痛等)、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对妊娠结局影响均有区别,特殊人群在先兆流产和月经情况上也各有特点。
一、定义与本质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其本质是妊娠物有脱离宫腔的倾向,但尚未完全排出。而月经是女性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发生增生、分泌,然后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内膜剥脱出血形成。
二、出血特点
1.出血量
先兆流产的出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但也有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出血量接近月经量。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70%的先兆流产患者出血量较正常月经量少,但仍有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多,需与难免流产等情况鉴别。
月经的出血量通常有相对稳定的范围,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2.出血颜色
先兆流产的出血颜色可呈暗红色、鲜红色等,早期可能为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随着情况变化可能出现鲜红色血液。
月经血一般是暗红色,开始较暗,后期逐渐变为鲜红,这是因为月经血中含有纤维蛋白溶酶,使血液不凝固,同时混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等。
三、伴随症状
1.腹痛情况
先兆流产时,下腹部多为阵发性隐痛或胀痛,部分患者可伴有腰背部酸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轻微,有的则疼痛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坠胀感。例如一些临床观察发现,先兆流产患者的腹痛症状与妊娠囊的状态相关,若妊娠囊有活性,腹痛可能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
月经时,部分女性会有下腹部坠胀感,一般疼痛程度较轻,多为隐痛,不伴有腰背部的酸痛感,且月经结束后症状多缓解。
2.其他伴随症状
先兆流产患者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阴道少量出血可能导致轻度贫血,尤其是出血时间较长时。另外,患者可能会有紧张、焦虑情绪,担心胚胎的发育情况。
月经时,部分女性可能会有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表现,这与月经前体内激素变化有关,一般月经结束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四、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
1.发生时间
先兆流产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一般在妊娠早期较为常见,比如妊娠6-12周。
月经具有周期性,一般每隔21-35天左右来潮一次,平均28天,出血时间一般持续3-7天。
2.相关因素
先兆流产的发生多与胚胎因素(如染色体异常等)、母体因素(如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生殖器官异常等)、父亲因素(如精子染色体异常等)以及环境因素(如过多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有关。例如,孕妇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先兆流产的风险。
月经的正常来潮主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有关,精神紧张、环境改变、过度劳累、体重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提前、推迟或经量改变等情况。比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
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先兆流产
如果经过适当的保胎治疗,部分先兆流产患者可以继续妊娠,胚胎发育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妊娠无法继续。例如一项研究追踪了一定数量的先兆流产患者,发现约60%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后妊娠得以维持,而约40%的患者最终发生了流产。
2.月经
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妊娠没有直接影响,只要月经周期、经量等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不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和后续妊娠。但如果月经出现严重的紊乱,如长期闭经、月经过多等,可能提示存在内分泌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可能影响受孕。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月经紊乱,同时受孕几率降低。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疑似先兆流产的情况,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因为妊娠对于女性来说是特殊的生理状态,任何异常出血都需要排除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而对于女性月经情况,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特点,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不规律,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如果出现严重的月经紊乱也需要关注;育龄期女性月经异常可能与妊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还需警惕妇科疾病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