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治疗周期并没有固定时长,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
轻症干眼症若由用眼过度、环境干燥等短期因素引发,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如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增加眨眼频率,配合使用人工泪液,通常1-2周症状可明显缓解。但若病情较重,由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导致,治疗周期会延长,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久,且需长期管理,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会影响周期,部分人恢复快,部分人则较慢。
干眼症患者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仍未改善或出现眼睛疼痛、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会通过泪液分泌试验、眼表分析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和病情进展,从而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