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是否能自愈,取决于病因和病情轻重,部分轻症可能自愈,但多数需治疗以防加重。
结膜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由轻微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如症状较轻,且患者免疫力正常,可能在1-2周内依靠自身免疫清除病原体,实现自愈。这期间眼部不适会逐渐减轻,分泌物减少,充血消退,无需特殊药物干预。
但多数结膜炎不治疗难以自愈,甚至可能加重。细菌性结膜炎若不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角膜炎症,影响视力;过敏性结膜炎若不脱离过敏原或进行抗过敏治疗,症状会反复出现,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结膜增厚、乳头增生。此外,慢性结膜炎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常与环境刺激、用眼习惯相关,不治疗会持续存在异物感、干涩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出现结膜炎症状后,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迁延或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