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针灸的穴位包括阿是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太冲穴等。
1.阿是穴
即局部最痛点,急性发作时直接针灸受累关节周围的痛点,可快速减轻炎症和疼痛,尤其适用于关节红肿热痛明显的患者。
2.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缘一横指处。此穴属足阳明胃经,能增强体质、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身体整体恢复,对痛风引起的下肢无力或消化不良有辅助改善作用。
3.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属足太阴脾经,可健脾化湿,适用于缓解期患者,有助于减少尿酸沉积。
4.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此穴能利湿消肿,对痛风引起的关节肿胀、皮肤紧绷感有显著缓解效果。
5.太冲穴
位于足背部,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此穴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痛风伴情绪烦躁或湿热体质者,可辅助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针灸治疗痛风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针灸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