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口腔清洁、消毒物品、调整喂养、增强免疫力等。
1.局部用药
鹅口疮由真菌感染引起,常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口腔黏膜,能抑制真菌生长;也可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改变真菌生存环境,辅助治疗。患者要遵医嘱使用。
2.口腔清洁
每次喂奶后,给婴儿喂少量温开水,冲洗口腔内残留奶液,减少真菌滋生。母乳喂养的妈妈需清洁乳头,人工喂养者要定期消毒奶瓶、奶嘴,避免反复感染。
3.消毒物品
婴儿接触的玩具、安抚奶嘴、毛巾等物品,需每日用沸水煮沸消毒,晾干后再使用。衣物、被褥勤换洗,阳光下暴晒,消除残留真菌,防止交叉感染。
4.调整喂养
母乳喂养的妈妈需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时,注意奶粉冲调浓度,避免过浓导致口腔残留过多。喂奶时避免婴儿过度哭闹,减少口腔黏膜损伤。
5.增强免疫力
保证婴儿充足睡眠,按需喂养确保营养摄入。早产儿或免疫力较弱的婴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若婴儿鹅口疮经治疗后仍反复出现,或口腔黏膜出现明显破损、出血,伴有发热、拒奶、哭闹不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排查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等问题,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