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宝宝积食腹胀,可艾灸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天枢穴等穴位。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与脏腑联系紧密。刺激中脘穴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从而缓解宝宝积食腹胀症状。相关研究表明,艾灸中脘穴可使胃蠕动节律和幅度发生良性变化,增强胃排空能力。
2、神阙穴
神阙穴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紧密相连。艾灸神阙穴能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增强宝宝脾胃运化功能,改善积食腹胀。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神阙穴可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功能。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
4、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天枢穴为大肠之募穴,主要功能是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对于宝宝积食导致的腹胀,艾灸天枢穴能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研究表明,艾灸天枢穴可影响肠道平滑肌的电活动,调节肠道运动。
年龄较小的宝宝皮肤娇嫩,艾灸时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控制好艾灸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若宝宝皮肤出现微红,应及时停止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