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症状有下腹坠胀感、持续性隐痛、月经异常、分泌物改变、全身症状等。
1、下腹坠胀感
盆腔积液患者常自觉下腹部有沉重或下坠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性生活后加重。这种不适可能向腰骶部放射,休息或平躺时症状有所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与积液刺激盆腔腹膜及周围组织有关。
2、持续性隐痛
积液量较多或合并炎症时,可出现双侧或单侧下腹持续性钝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描述为“隐隐作痛”或“闷胀感”,劳累、受凉或月经前后疼痛可能加剧,提示积液与盆腔充血状态相关。
3、月经异常
生理性盆腔积液通常不影响月经,但病理性积液(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痛经加重。若积液压迫卵巢,还可能引起排卵障碍,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
4、分泌物改变
合并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可能增多,颜色变为淡黄色、脓性或血性,伴有异味。部分患者会出现性交后出血或非经期阴道少量出血,这与积液刺激子宫内膜或宫颈黏膜导致局部充血有关。
5、全身症状
当盆腔积液由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引起时,可能出现低热、乏力、消瘦等全身表现。若积液迅速增多压迫肠道,还可引发腹胀、便秘或排尿困难,需警惕盆腔包块或腹水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若积液量超过2cm或合并发热、白细胞升高,需警惕感染性或恶性病变,避免自行热敷或滥用抗生素延误治疗。备孕女性建议孕前全面排查盆腔疾病,降低妊娠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