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口水疹可采取保持皮肤清洁、涂抹润肤霜、避免刺激、调整姿势、避免过度擦拭、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
1.保持皮肤清洁
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轻轻蘸干婴儿口周的口水,避免用力擦拭,防止损伤皮肤。可每天用温水清洗口周皮肤1-2次,水温控制在37-40℃为宜,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这是因为口水长时间刺激皮肤,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保持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环境。
2.涂抹润肤霜
清洗皮肤后,趁皮肤微湿时,涂抹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润肤霜,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口水对皮肤的刺激。可选择含有凡士林、羊毛脂等成分的润肤霜,每天涂抹2-3次。比如凡士林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封闭性的保护膜,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减轻口水对皮肤的刺激。
3.避免刺激
给婴儿佩戴纯棉、柔软、吸水性好的口水巾,并勤更换,避免使用化纤材质的口水巾,防止摩擦皮肤或引起过敏。同时,避免婴儿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某些食物、玩具等,因为过敏可能会加重口水疹症状。
4.调整姿势
喂奶或喂辅食时,尽量让婴儿保持头部稍高的姿势,减少口水外流对皮肤的刺激。例如喂奶时将婴儿头部抬高30°左右,这样能使口水更容易吞咽,减少流到口周皮肤的量。
5.避免过度擦拭
虽然要及时清理口水,但过度擦拭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损。如果口水较少,可让其自然风干,只有在口水较多时,再轻轻蘸干。
6.药物治疗
轻度口水疹通过上述日常护理方法,一般轻度口水疹可逐渐好转。如果口水疹较为严重,出现红肿、渗液、糜烂等症状,则应遵医嘱用药治疗,如地奈德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能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或控制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