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退热的推拿方法有清天河水、退六腑、开天门、推坎宫等。
1.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的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家长用食指、中指指腹从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的时候要用力均匀、轻快,每分钟约推100-200次。此方法性平和,有清热解表、泻火除烦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内热等,对于低烧或中等程度的发烧效果较好,且比较温和,适合大多数发烧的小儿。
2.退六腑
退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用食指、中指指腹从孩子的肘横纹推向腕横纹,力度稍大,每分钟推100-150次。该手法性寒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高热、烦躁不安、口渴、面红目赤等实热症状,对于高烧不退的情况有较好的退热效果,但体质虚弱的小儿需慎用。
3.开天门
开天门是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向上推至前发际。操作时,家长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从印堂穴向上直推至前发际,每次推30-50次。此手法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可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精神不振等症状,操作简单温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发烧小儿。
4.推坎宫
推坎宫的位置是从眉头向眉梢成一直线。操作时,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孩子的眉头向眉梢分推,每次推30-50次。该手法具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缓解头痛的作用,常与开天门等手法配合使用,增强退热效果,对于感冒发烧伴有头痛、目赤等症状的小儿尤为适宜。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退热仅适用于病情较轻的小儿发烧,如果小儿发烧体温较高(超过38.5℃)或伴有精神萎靡、抽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推拿后注意保暖,避免小儿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