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测眼睛度数

来源:民福康

检测眼睛度数的方法有主观验光法、客观验光法、散瞳验光、检影验光、角膜曲率计检测、眼轴长度测量等。

1、主观验光法

通过综合验光仪或试镜架,让患者依次佩戴不同度数的镜片,根据视力清晰度及舒适度调整度数。此方法依赖患者主观反馈,能初步判断近视、远视或散光的大致范围,常用于基础视力筛查或验光配镜前的初步检测。

2、客观验光法

利用红外线或激光技术,通过仪器自动测量眼球屈光系统的光学参数,快速生成近视、远视、散光的度数及轴向数据。操作简便且结果客观,但可能受眼球调节力影响,需结合主观验光修正,常作为验光配镜的参考依据。

3、散瞳验光

通过滴入散瞳药水放松睫状肌,消除调节痉挛对验光结果的干扰,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或调节力过强的患者。散瞳后需等待瞳孔恢复再复验,能更准确检测真实度数,避免假性近视误判,但可能引发短暂畏光、视近模糊。

4、检影验光

医生通过检影镜观察患者眼底反射光带的移动方向与速度,手动推算眼球屈光状态。此方法无需患者主观反馈,适合无法配合验光的儿童或语言障碍者,但需医生经验丰富,结果准确性依赖操作技术。

5、角膜曲率计检测

测量角膜前表面的弯曲度,辅助判断散光类型(规则/不规则)及轴向,同时为角膜接触镜验配提供参数。若角膜曲率异常陡峭或平坦,可能提示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需进一步检查。

6、眼轴长度测量

通过光学或超声生物测量仪检测眼球前后径长度,帮助区分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约增加300度,长期监测眼轴变化可评估近视进展速度,指导防控措施。

儿童首次验光建议散瞳,成年人若长期视疲劳或度数变化快,需排查眼底疾病或调节功能异常。若检测后出现视力模糊加重、眼痛或头痛,可能是度数不匹配或验光误差,需及时复诊调整。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散光
散光是一种角膜改变引起的屈光不正眼病,发病较为普遍,多数不需要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