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时按太白穴、丘墟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等穴位可能有助于止痛。
1.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此穴为足太阴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化湿,促进尿酸代谢,从而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
2.丘墟穴
丘墟穴在足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按摩时,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垂直按压,力度由轻到重,每次按摩5-10分钟。该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原穴,具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的作用,可减轻痛风导致的踝关节及周围组织疼痛。
3.血海穴
血海穴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按摩时,将拇指指腹放在穴位上,适当用力按揉,每次10-1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佳。此穴能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每次按压5-8分钟,左右两侧交替进行。它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肾、疏肝调经的功效,能调节体内代谢,辅助缓解痛风疼痛。
5.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由轻到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两侧穴位可同时或交替按摩。作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太冲穴能疏肝解郁、平肝降火,有助于减轻痛风发作时的疼痛和不适,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
按摩穴位时,可用手指或按摩工具适度按压,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但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能起到辅助缓解疼痛的作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痛风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