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肿可能是炎症、过敏、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
1.炎症
眼部感染如麦粒肿、睑缘炎、结膜炎等,麦粒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睑板腺所致;睑缘炎可因细菌感染、脂溢性皮炎等引发;结膜炎病因多样,包括病毒、细菌、过敏等。炎症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进而眼角肿。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如麦粒肿、睑缘炎、细菌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病毒感染所致结膜炎,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等。
对于麦粒肿早期,热敷可促进炎症消散,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温度以40-45℃为宜。通过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吸收。
当麦粒肿形成脓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切开排脓。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将脓肿切开,排出脓液,促进愈合。
2.过敏
接触如化妆品、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眼部发生过敏反应,常见症状除眼角肿外,还伴有瘙痒、眼红等。这是由于免疫系统将过敏原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
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眼镜等。
可遵医嘱使用抗过敏眼药水,如色甘酸钠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缓解眼部过敏症状。症状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3.外伤
眼部受到撞击、擦伤等外伤,损伤局部组织,导致血管破裂、渗出,引起眼角肿胀。受伤程度不同,肿胀程度及伴随症状也不同,如伴有疼痛、淤血等。
外伤后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减轻肿胀和疼痛。
如果伤口有破损,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莫匹罗星软膏等。如果疼痛明显,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
如果外伤严重,如眼球损伤、眼眶骨折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