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迎面骨疼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跑步迎面骨疼原因包括应力性骨折、胫骨骨膜炎、肌肉拉伤、神经受压、肌腱炎等。

1.应力性骨折

长期跑步时,迎面骨(胫骨)反复受到应力刺激,当超过骨组织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发生微小骨折,即应力性骨折。多见于跑步新手突然增加运动量、跑步姿势不正确或长期在硬地面跑步的人群。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经期或绝经后骨密度相对较低,发生应力性骨折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骨质量较差,也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胫骨骨膜炎

跑步过程中,小腿肌肉反复牵拉胫骨骨膜,引起骨膜的炎症反应。常因跑步强度突然增加、跑步鞋缓冲性能不佳等原因导致。青少年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阶段,骨膜相对较活跃,若跑步训练过度,更容易患上胫骨骨膜炎。此外,扁平足或高弓足的人,跑步时足部的力学结构异常,会增加胫骨的压力,引发骨膜炎。

3.肌肉拉伤

跑步时小腿前方的肌肉(如胫骨前肌)如果过度疲劳或突然用力,可能会发生拉伤。这在运动前热身不充分、跑步过程中突然加速或变向的情况下较为常见。年龄较大的人肌肉弹性和力量相对较差,热身不充分时更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有既往小腿肌肉拉伤病史的人,再次拉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4.神经受压

坐骨神经或其分支在腿部的走行过程中,如果受到压迫,可能会引起迎面骨部位的放射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的椎间盘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跑步时症状可能加重。此外,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梨状肌紧张或痉挛压迫坐骨神经,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5.肌腱炎

连接肌肉和骨骼的肌腱在反复运动中可能发生炎症,如胫骨前肌腱炎。这通常与过度使用、跑步姿势不正确等因素有关。经常进行高强度跑步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肌腱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更容易发生肌腱炎。

当出现迎面骨疼时,应立即停止跑步,给受伤的组织足够的时间恢复。在疼痛发生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冰敷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一般是指疲劳骨折,疲劳骨折主要是指患者的某一处骨折长期、反复受到轻微应力而引起的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可出现异常。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