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用药包括抗生素类眼药水、抗病毒类眼药水、抗过敏类眼药水、人工泪液、激素类眼药水等。
1.抗生素类眼药水
细菌性结膜炎是常见类型,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此时可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它们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细菌,减轻结膜的炎症反应,缓解眼睛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一般每天滴用4-6次,具体用量遵医嘱。
2.抗病毒类眼药水
当结膜炎由病毒感染导致,像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就需用抗病毒类眼药水。常用的有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这类药物可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控制病毒感染,减轻眼部充血、水样分泌物等表现。使用频率和疗程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确定。
3.抗过敏类眼药水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后,会出现眼睛奇痒、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抗过敏类眼药水,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等,能阻断过敏反应的环节,缓解过敏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前预防性使用或出现症状后及时使用。
4.人工泪液
结膜炎患者因炎症刺激,眼睛可能会有干涩、异物感等不适。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可模拟人体泪液的成分和功能,滋润眼睛,减轻眼部干燥和不适,为眼睛提供良好的湿润环境,促进结膜组织的修复。可根据眼睛干涩程度随时滴用。
5.激素类眼药水
对于一些严重的结膜炎,如自身免疫性结膜炎或炎症反应剧烈的情况,医生可能会酌情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如氟米龙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等。这类药物能快速减轻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如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等,所以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如果结膜炎症状持续不缓解、加重,或者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剧烈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如裂隙灯检查等,明确结膜炎的类型和病因,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延误或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