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包括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马尾神经症状等。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腰痛
这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范围主要是下腰部及腰骶部,多为刺痛、钝痛或放射性疼痛。长时间站立、久坐、弯腰等姿势可加重疼痛,卧床休息后可缓解。年龄较大者可能因腰椎退变,疼痛更为频繁和剧烈;女性在经期、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身体负担加重,腰痛可能会加剧。
2.坐骨神经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腰5骶1间隙,故坐骨神经痛最为常见。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及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疼痛会加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不动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坐骨神经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感,少数患者还可能有下肢发凉、蚁走感等感觉异常。这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神经本身可能存在病变,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的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4.马尾神经症状
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这是腰椎间盘突出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治疗。
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
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严格卧床,包括吃饭、排便等均应在床上进行,一般需要卧床3-4周。卧床休息可以减轻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的压迫。
2.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牵引的重量和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牵引治疗适用于初次发作、病程较短的患者。但对于孕妇、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牵引治疗需要谨慎进行。
3.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比如布洛芬、乙哌立松、甲钴胺等,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4.手术治疗
传统开放性手术适用于病情严重、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等;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镜技术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