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并发症,怎么治疗
高度近视常见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等,治疗方法有佩戴眼镜、手术治疗等。
一.并发症
1.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会过度拉长,导致视网膜被牵拉、变薄,容易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就会引发视网膜脱离。发病时,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像有幕布遮挡视线,还可能伴有闪光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2.黄斑病变
高度近视会使眼球后部的脉络膜变薄,黄斑区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进而引发黄斑病变。常见症状包括视力减退、视物变形,比如看直线变成弯曲的,中心视野出现暗点。随着病情进展,黄斑区可能出现出血、水肿、瘢痕形成等,严重影响中心视力,对阅读、驾驶等精细视觉活动造成极大障碍。
3.青光眼
高度近视患者患青光眼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这是因为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发生改变,房角结构可能异常,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从而损伤视神经。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轻微的眼胀、视力疲劳,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视野缩小、视力下降,且这种视力损伤是不可逆的,严重时可致盲。
4.白内障
高度近视患者的晶状体容易过早地出现混浊,引发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模糊,看东西时像隔着一层雾,对光线的敏感度也会下降,在强光下视力更差,还可能出现复视、色觉改变等症状。白内障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混浊程度较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二.治疗方法
1.佩戴眼镜
这是高度近视最常见且基础的治疗方法,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框架眼镜佩戴方便、安全性高,适合大多数患者,通过准确验光确定度数后,选择合适的镜片来矫正视力,改善视物模糊的情况。隐形眼镜,尤其是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在矫正视力的同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且视野更开阔,但需要注意卫生护理,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并发症。佩戴眼镜能帮助患者清晰视物,满足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求。
2.手术治疗
主要适用于符合手术条件的高度近视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的屈光力来矫正近视,如全飞秒激光手术、半飞秒激光手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对角膜厚度有一定要求,高度近视患者需根据角膜条件判断是否适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则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相当于在眼内佩戴一副“隐形眼镜”,尤其适合角膜较薄、度数较高的患者,能有效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视力恢复较好。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摆脱眼镜的束缚,但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评估眼部条件和全身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