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牙周炎需全面口腔检查包括牙周探诊、X线片等评估病情,基础治疗含口腔卫生指导(教导正确刷牙等)及洁治术(去除菌斑牙石),有全身因素影响时谨慎用全身抗生素辅助,还需定期复查并加强口腔健康宣教鼓励健康生活方式以维护牙周健康。
一、早期诊断与评估
青少年牙周炎需通过全面口腔检查明确病情,包括牙周探诊检测牙周袋深度(正常牙周袋深度≤3mm,牙周炎时可>3mm且伴附着丧失)、附着丧失程度,结合X线片观察牙槽骨吸收范围与程度,同时评估菌斑指数(反映菌斑堆积情况)、牙龈指数(判断牙龈炎症程度)等指标,因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状况及全身健康等因素可影响病情,需全面综合评估以确定治疗方案。
二、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指导:教导青少年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日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长不少于3分钟,同时指导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菌斑,因青少年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薄弱,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是控制牙周炎的基础,可减少菌斑堆积。
2.洁治术:通过超声洁治或手工洁治去除龈上菌斑、牙石,对于龈下菌斑及牙石可依据病情进行龈下刮治,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是治疗青少年牙周炎的关键步骤,因多数青少年牙周炎与局部菌斑牙石刺激密切相关。
三、全身辅助治疗
若存在全身因素影响牙周健康(如合并系统疾病),可在医生评估下谨慎考虑全身抗生素辅助治疗,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优先选择对青少年影响较小的药物,且非必要不首选全身用药,以患者舒适度为考量,避免不恰当全身用药对青少年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四、维护与预防
1.定期复查: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口腔卫生状况、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变化等,依据复查结果调整后续治疗方案,确保及时干预牙周炎进展。
2.加强口腔健康宣教:向青少年及其家长普及牙周炎危害与预防方法,鼓励青少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油食物摄入,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因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牙周炎病情,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需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以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