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的引发因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等异常可致磨牙,帕金森病患者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易磨牙;牙齿咬合关系不协调如深覆合等使颌骨肌肉反射收缩可引发磨牙且正畸调整咬合可缓解;长期压力焦虑紧张通过大脑皮层让咀嚼肌不自主收缩致磨牙;睡眠中觉醒次数多或质量差干扰睡眠周期使咀嚼肌节律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伴磨牙;系统疾病方面肠道寄生虫感染产生毒素刺激神经致咀嚼肌兴奋收缩,内分泌紊乱如甲亢影响代谢神经调节引发磨牙。
一、神经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的失衡可能引发磨牙。例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会影响咀嚼肌的神经调控。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其体内多巴胺水平降低,易出现磨牙现象,这是由于多巴胺对咀嚼肌的调控失衡所致。
二、咬合因素
牙齿咬合关系不协调是导致磨牙的重要原因。如深覆合、牙齿缺失、牙齿过度磨损等情况,会使颌骨肌肉产生反射性收缩以调整咬合,长期如此便引发磨牙。有临床研究表明,通过正畸治疗调整咬合后,部分磨牙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
三、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的压力、焦虑、紧张等精神心理状态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颌骨肌肉的活动。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人群,其大脑皮层持续处于兴奋状态,会导致咀嚼肌不自主收缩,从而引发磨牙,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类人群磨牙发生率较高。
四、睡眠障碍
睡眠中觉醒次数增多或睡眠质量差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进而影响咀嚼肌的正常放松与收缩节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磨牙症状,是因为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导致的血氧变化等因素干扰了睡眠结构,引发咀嚼肌异常活动。
五、系统疾病因素
1.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肠道蛔虫感染,寄生虫产生的毒素可刺激神经,导致咀嚼肌兴奋收缩而出现磨牙。有研究指出,儿童肠道蛔虫感染与磨牙存在一定关联。
2.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机体的代谢与神经调节,可能引发磨牙。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代谢加快、交感神经兴奋,易出现磨牙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