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咽炎需进行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适宜温度湿度避免刺激,生活方式上保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针对病因如细菌或病毒感染等用药,对症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等药物,行鼻腔冲洗清除分泌物等,儿童需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用药,老年人用药考虑基础疾病及相互作用局部治疗动作轻柔并密切观察病情。
一、一般治疗
1.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维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长期处于粉尘、烟雾或刺激性气体环境中,减少对鼻咽部的刺激。2.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但需注意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时进行剧烈运动。同时,应戒烟限酒,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二、药物治疗
1.针对病因用药: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抗菌药物;若为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过敏因素导致的慢性鼻咽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但需严格遵循医嘱选择合适药物。2.对症药物:若伴有鼻塞症状,可短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但需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若有咽干、咽痒等症状,可适当使用润喉药物等缓解不适,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选择。
三、局部治疗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每日1~2次,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及炎性物质,减轻鼻咽部黏膜炎症,改善症状。冲洗时需注意操作方法正确,避免引起耳部不适等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鼻咽炎需格外谨慎用药,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规范的鼻腔冲洗等。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若需用药应在儿科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同时关注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在进行鼻腔冲洗等局部治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耳部等并发症,同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