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常见症状有与呼吸周期相关多体检发现的窦性心律不齐、有间歇感等表现的早搏、有心慌心跳不规则等的房颤;其危害包括长期可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如引发心衰、房颤易致血栓致脑栓塞、影响肾肝等器官血液灌注,老年人、特殊时期女性、有基础心脏病史者受影响更严重。
一、心律不齐的常见症状
1.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为常见,与呼吸周期相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通常无明显不适,多在体检时发现;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可能出现心悸等感觉。
2.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患者可感觉心跳有间歇感、心脏停跳感,部分人会出现心悸、胸闷等表现,尤其在精神紧张、疲劳等情况下可能更明显。
3.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常有心慌、心跳快且不规则的感觉,可伴有气短、乏力等,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爬楼梯等活动耐量下降。
二、心律不齐的危害
1.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长期心律不齐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例如使心脏扩大、引发心力衰竭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若心率控制不佳,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升高,因为心律不齐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心脏需更努力工作维持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心肌受损。
2.对脑供血的影响:某些严重心律不齐,如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血液易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可引起脑栓塞,导致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统计表明,房颤患者脑栓塞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心律者。
3.对其他重要脏器的影响:心律不齐还可能影响肾脏、肝脏等器官的血液灌注,长期可致这些器官功能受损。例如肾脏血流减少可能引发尿量减少、肾功能不全等;肝脏血流不足会影响其正常代谢等功能。此外,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有差异,老年人因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心律不齐对其心脏功能和脑供血的影响更严重,需密切关注;女性妊娠等特殊时期出现心律不齐需特别评估处理,因妊娠期间生理变化可能加重心律不齐影响;有基础心脏病史者(如冠心病、心肌病患者),心律不齐会进一步加重原有心脏病变,增加病情恶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