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大便性状改变,可变细、带黏液脓血等;部分患者有腹痛,多为下腹部隐痛胀痛,病情进展可加剧持续;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时可在腹部摸到质地硬、形状不规则的肿块(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还会因肿瘤慢性失血等出现贫血及消瘦、低热等全身症状,不同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直肠癌。
多数直肠癌患者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的增多或减少。例如,原本排便规律的人可能会突然出现每天排便数次的情况,或者间隔几天才排便一次。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肠道功能就可能相对较弱,直肠癌引起的排便习惯改变可能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的形状、质地等会发生变化。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常可出现变细的情况,这是由于肿瘤占据肠道空间,使大便通过受阻。同时,大便可能会带有黏液、脓血等。黏液便可能是肿瘤分泌的黏液排出所致,而脓血便则是肿瘤组织破溃出血与肠道分泌物混合的结果。年轻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大便性状改变,也应警惕直肠癌的可能。
腹痛
部分直肠癌患者会有腹痛症状,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一般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常见于下腹部。随着病情进展,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脏器时,腹痛可能会加剧且变得持续。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出现腹痛更应提高警惕,及时排查直肠癌。
腹部肿块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或者与周围组织粘连时,可能在腹部摸到肿块。肿块质地一般较硬,形状不规则,有的可推动,有的则固定。但腹部肿块并非直肠癌所特有,其他肠道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有家族直肠癌病史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腹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块。
贫血及全身症状
由于肿瘤慢性失血等原因,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消瘦、低热等全身症状。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贫血倾向,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消瘦和低热,应高度怀疑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