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磨牙一般16-25岁左右萌出,有正常萌出和阻生等异常萌出情况,会引发智齿冠周炎、邻牙损伤等问题,处理方式包括位置正常无不适症状可观察随访及符合反复引发冠周炎、造成邻牙损伤、完全骨埋伏有产生囊肿风险等适应证需拔除,孕妇孕期智齿发炎需谨慎处理优先非药物保守治疗待分娩后评估是否拔除,儿童16岁后考虑智齿情况异常需及时就诊评估,老年人智齿问题需综合全身健康状况评估后决定处理方案。
一、智齿的基本定义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一般在16~25岁左右萌出,因人类进化过程中颌骨逐渐退化,导致智齿常出现萌出空间不足的情况。
二、智齿的生长情况
1.正常萌出:部分人群智齿可正常萌出,位置、方向正常,不影响口腔功能及邻牙健康。
2.异常萌出
阻生智齿:最常见,因颌骨发育空间不足,智齿部分或完全被牙龈、骨组织覆盖,常见近中阻生、水平阻生等,易引发一系列问题。
三、智齿引发的常见问题
1.智齿冠周炎
智齿萌出不全时,牙冠周围软组织易发生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张口受限、发热等全身症状,炎症可反复发生。
研究显示,约30%的智齿存在引发冠周炎的风险,尤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作。
2.邻牙损伤
阻生智齿可对相邻第二磨牙造成压迫,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甚至牙槽骨吸收,影响邻牙健康。
四、智齿的处理方式
1.观察随访:对于位置正常、无不适症状的智齿,可定期观察,无需特殊处理。
2.拔除适应证
反复引发冠周炎的智齿;
已造成邻牙损伤的智齿;
完全骨埋伏且有产生囊肿风险的智齿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智齿发炎时需谨慎处理,优先非药物保守治疗控制炎症,避免炎症加重影响妊娠,待分娩后再评估是否拔除,因孕期拔牙可能增加流产、早产风险。
2.儿童:儿童时期一般无需过早关注智齿,通常在16岁后才开始考虑智齿情况,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口腔科就诊评估。
3.老年人:老年人智齿问题需综合全身健康状况评估,若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拔牙风险相对较高,需与口腔科及内科医生充分沟通后决定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