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区分病毒性与细菌性扁桃体炎,一般治疗需保证休息、多饮水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并淡盐水漱口,病毒性扁桃体炎对症治疗,细菌性需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反复发生等情况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儿童、孕妇、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要遵循相应原则。
一、评估诊断
通过症状(如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体征(扁桃体红肿、有脓性渗出物等)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毒性扁桃体炎常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扁桃体炎多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咽拭子培养可明确是否为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区分病毒性与细菌性扁桃体炎。
二、一般治疗
休息:患病期间保证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多饮水,摄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咽部不适。
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三、药物治疗
病毒性扁桃体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发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若体温过高可在医生评估下谨慎选择适宜的退热措施,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不合理使用退热药物。
细菌性扁桃体炎:需使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用药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尤其要避免低龄儿童不合理应用抗生素。
四、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7次及以上)、扁桃体炎已成为引发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及吞咽等情况,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机选择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治疗时谨慎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咽部症状等,若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孕妇患者:患扁桃体炎时,需谨慎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用药前应充分告知医生妊娠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后制定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因其机体功能衰退,患扁桃体炎时要注重监测基础疾病情况,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用药时需关注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