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治疗包含基础治疗的口腔卫生维护、龈上及龈下洁治,手术治疗的牙周翻瓣术、骨增量手术,药物辅助用抗菌药物且儿童慎用,特殊人群里孕妇选孕中期基础治疗、糖尿病患者先控血糖再治、老年患者需密切观察复查。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患者需掌握正确口腔清洁方法,如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至少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配合使用牙线、间隙刷等工具清理牙缝间的食物残渣与菌斑,此为所有牙周炎患者的基础,儿童患者需在家长协助下保证口腔清洁的有效性,家长要监督儿童正确刷牙及使用辅助清洁工具的方式;
2.龈上洁治:利用超声洁牙等设备去除牙龈上方的菌斑、牙石,适用于多数牙周炎早期及中期患者,成年人及配合良好的儿童均可进行该操作,但儿童操作时需注意器械轻柔使用,避免损伤牙龈;
3.龈下刮治:针对牙龈下方的牙石、菌斑进行清理,适用于牙周袋较深、炎症累及龈下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操作需精准清除病变组织。
二、手术治疗
1.牙周翻瓣术:适用于牙周袋深度较大、病变复杂的患者,通过翻开牙龈瓣彻底清除龈下病变组织及牙石,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缓慢,需加强术后口腔护理与营养支持以促进愈合;
2.骨增量手术:对于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植骨等骨增量手术,需依据患者牙槽骨具体状况评估手术可行性,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与术后恢复情况存在差异,儿童因牙槽骨仍在发育中,手术需更谨慎评估。
三、药物辅助治疗
可使用抗菌药物辅助控制炎症,如甲硝唑等,但儿童应避免使用甲硝唑类可能有副作用的药物,优先以非药物的基础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患牙周炎时,治疗需避开孕早期(易致流产)和孕晚期(易致早产),选择孕中期相对安全时机进行基础治疗,因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周炎,且不当治疗可能影响胎儿健康;
2.糖尿病患者:需先控制血糖水平至相对稳定状态后再开展牙周治疗,因高血糖会影响牙周组织愈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与口腔炎症情况;
3.老年患者:牙周炎治疗后需更密切观察口腔状况,因其体质较弱、恢复能力相对差,要定期复查以确保牙周组织恢复良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