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常见疾病多在二十周后发生核心特征为妊娠与血压升高及蛋白尿并存发病机制涉胎盘浅着床致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引发缺血缺氧释炎性介质损血管内皮且免疫调节异常参与临床主要表现有血压≥一百四十/九十毫米汞柱且二十周后首次升高、尿蛋白定量等异常重度时有多器官受损表现对胎儿可致生长受限等风险对孕妇可致严重并发症预防及应对需定期产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子痫前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其核心特征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及蛋白尿等表现并存。
发病相关因素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目前认为可能涉及胎盘浅着床,致使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引发胎盘缺血缺氧,进而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血压升高、蛋白尿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同时免疫调节异常也在其中发挥作用,母体对胎盘的免疫耐受失衡可能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发展。
临床主要表现
血压异常:孕妇血压≥140/90mmHg,且怀孕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情况。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检测呈阳性。
重度表现:病情进展至重度时,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L)、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至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06μmol/L或较基础值翻倍)、肺水肿、头痛或视觉障碍、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等多器官功能受损表现。
对母婴的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引发早产,增加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风险,严重时可危及胎儿生命。
对孕妇的影响:可能出现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威胁孕妇生命安全。
预防及应对建议
定期产检:孕妇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充足营养的同时控制盐分摄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及时就医:若孕妇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不适等疑似子痫前症的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