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通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正常小于4,其越低血管受影响风险越小,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脂等,绝经后女性需关注雌激素对血脂影响,有心血管病史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管理血脂。
一、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计算与正常范围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通常通过公式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正常范围一般界定为小于4。当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为1.26时,低于该正常范围,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相对较低。
二、相关指标意义及影响因素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可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越低,血管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风险相对越小。
年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代谢功能可能逐渐变化,老年人需更加留意胆固醇水平监测,因年龄增长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性别影响:绝经前女性受雌激素保护,HDL-C水平相对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可能低于男性绝经前水平;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有升高趋势,需关注血脂变化。
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生活方式如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及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良好胆固醇水平;而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易导致胆固醇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病史影响: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病史的人群,即使当前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正常,也需密切监测胆固醇指标,此类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复发风险较高,需结合病史综合评估健康状况。
三、特殊人群提示
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脂,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如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等,维持胆固醇在合理范围,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风险。
绝经后女性:需关注雌激素变化对血脂的影响,定期检查血脂水平,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干预,维护心血管健康。
有心血管病史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管理血脂,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如健康生活方式)改善血脂状况,必要时可结合药物干预(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但需特别注意避免不规范用药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