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上长肿瘤不一定是癌,包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肝良性肿瘤有肝血管瘤(最常见,生长缓慢,多无症状,大或有压迫症状时需干预)和肝腺瘤(少见,与口服避孕药有关,有恶变可能,多建议手术切除);肝恶性肿瘤(癌)包括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癌细胞具恶性特性)和继发性肝癌(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发现肝肿瘤需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性质采取相应治疗,有基础肝病人群及长期口服避孕药女性需重视肝肿瘤筛查。
一、肝良性肿瘤
1.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它是血管的异常增生形成的瘤样结构,一般生长缓慢,多数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超声等检查时发现。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不会发生恶变转移等情况,对身体危害相对较小,当肿瘤较大(直径>10cm)或有压迫症状等时可能需要干预。
2.肝腺瘤:较少见,多与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好发于育龄女性。其是由肝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可能,一般发现后多建议手术切除。
二、肝恶性肿瘤(癌)
1.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肝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等。肝细胞癌多与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因素相关;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胆道慢性炎症、寄生虫感染等有关。其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侵袭和转移的特性,会严重破坏肝脏功能,影响患者健康,预后相对较差。
2.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形成的肿瘤,例如结直肠癌、胃癌等都可能转移到肝脏形成继发性肝癌,其肿瘤细胞也是源于其他部位的癌细胞转移而来,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当发现肝上有肿瘤时,需要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MRI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等)以及必要时的穿刺活检等明确肿瘤的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性质的肝肿瘤,治疗方案差异很大,良性肿瘤可能仅需定期观察或简单手术,而恶性肿瘤则多需要综合治疗,如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对于有基础肝病(如乙肝、丙肝)的人群,更要重视肝肿瘤的筛查,因为这类人群发生肝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女性若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史且发现肝腺瘤,需格外注意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