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的应对包含非药物干预即保证充足休息、调节饮食(多饮水、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儿童注意饮食温度)及每日用淡盐水漱口;药物治疗是细菌感染引发时遵循证用抗生素;手术指征为扁桃体反复急性感染、过度肿大严重影响呼吸吞咽或怀疑与自身免疫病相关且儿童6岁以上可考虑;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睡眠呼吸,用药遵儿科规范,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用药咨询医生,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病考量用药。
一、非药物干预
1.休息与饮食调节: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儿童尤其要避免过度活动以利身体恢复,成人也应减少劳累。饮食上多饮水,维持咽喉部湿润,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刺激扁桃体,儿童饮食需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烫伤咽喉部位。
2.口腔清洁维护:每日用淡盐水漱口数次,可清除口腔内细菌及食物残渣,减轻对扁桃体的刺激,儿童漱口时需家长协助,防止误咽,各年龄段均适用该口腔清洁措施。
二、药物治疗
若扁桃体肿大由细菌感染引发,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生素(具体药物由医生依据病情判定),但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避免抗生素滥用,尤其要关注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年龄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需由专业医生指导。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扁桃体肿大反复导致急性感染,每年发作频繁;或扁桃体过度肿大严重影响呼吸、吞咽功能;或怀疑扁桃体肿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时,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对于儿童患者,需评估扁桃体肿大对其生长发育、呼吸等方面的影响后谨慎选择手术时机,一般6岁以上符合手术指征者可考虑手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扁桃体肿大较常见,需密切观察睡眠时呼吸情况,若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杜绝随意使用成人药物。
2.孕妇:孕妇发生扁桃体肿大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休息、漱口等,若需药物治疗,需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充分权衡治疗收益与潜在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出现扁桃体肿大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状况,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时需全面评估以选择适宜治疗方案,用药需留意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