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早期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性状改变包括变细或便血、腹部隐痛或胀痛且部位不固定、部分可触及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的肿块、因肿瘤慢性失血出现贫血症状,老年人对疼痛感知迟钝早期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断,有家族史人群及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排便及腹部情况及时就医检查。
一、排便习惯改变
结肠癌早期可能出现排便习惯的异常,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肠道,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例如,研究发现约15%-20%的结肠癌患者早期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肿瘤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使得排便频率、时间等发生变化。
二、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的形状、颜色等可能出现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粪便变细,这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肠腔狭窄,使得通过的粪便形态改变;同时,可能出现便血,多为隐性出血,表现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也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便血,血液与粪便混合,颜色暗红或鲜红,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所致。
三、腹痛
早期结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不固定,这是由于肿瘤刺激肠道,引起肠道痉挛或肠道梗阻前期表现。一般疼痛程度较轻,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加剧且逐渐固定。
四、腹部肿块
部分结肠癌患者在早期可于腹部触及肿块,多为肿瘤本身或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的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可推动或固定。但腹部肿块并非所有早期患者都会出现,其出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等因素相关。
五、贫血
由于肿瘤慢性失血,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体内铁储备减少,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引发贫血。但需注意,贫血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检查进行鉴别。
特殊人群提示
老年人:老年人对疼痛等症状感知可能较迟钝,且结肠癌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更易延误诊断,因此老年人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有家族史人群:家族中有结肠癌患者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排便等情况,定期进行结肠镜等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等人群,患结肠癌风险较高,需尤其留意自身排便及腹部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