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植物神经紊乱是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症状多样,涉及心血管、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神经系统的头晕、头痛、失眠、焦虑烦躁等;其他系统的消化功能紊乱、多汗、乏力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有基础疾病病史者病情更复杂。
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常出现心悸,即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心前区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针刺样、隐痛等,疼痛部位不固定,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与活动无关,多数在静息状态下发作,且疼痛程度轻重不等;还可能出现胸闷,患者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憋闷感,呼吸不畅等。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心脏植物神经紊乱患者会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但相关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有头晕、头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各异,有的为胀痛,有的为刺痛;还可出现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多梦等,长期失眠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可能有焦虑、烦躁、情绪不稳等表现,患者情绪容易波动,稍受刺激就可能出现较大的情绪反应。比如,一些年轻患者因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引发心脏植物神经紊乱时,往往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导致神经系统症状更为突出。
其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患者会有多汗的症状,以手脚心、腋窝等部位出汗较为明显,且出汗情况不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明显影响;另外,还可能出现乏力的情况,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在患有心脏植物神经紊乱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同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乏力感也会较为突出。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心脏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年轻女性在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心脏植物神经紊乱,且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失眠等可能相对更为显著;而老年男性若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或基础疾病等情况,可能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症状会更突出。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病史的人群,心脏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可能会相互影响,使病情表现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