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可致心血管系统出现心肌缺血相关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表现,脑血管系统有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出血等表现,外周血管系统以下肢多见间歇性跛行等,主动脉硬化可致主动脉瘤等,腹主动脉、肾动脉硬化有相应表现,老年人因血管自然老化更易发生,男性在相同生活方式下可能风险更高,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或相关病史者进展更快表现更明显。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表现
冠状动脉是为心肌供血的重要血管,当发生动脉硬化时,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可引发心肌缺血相关症状。早期可能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伴大汗、濒死感等,且休息或用药不易缓解;长期心肌缺血还可能导致心肌重构,引发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表现。
二、脑血管系统相关表现
脑动脉硬化会使脑血管弹性降低、管腔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轻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脑供血不足表现;病情加重时可发生脑梗死,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利(说话不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口角歪斜、视物模糊甚至失明等;若发生脑出血,可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三、外周血管系统相关表现
以下肢动脉硬化为例,早期可表现为下肢发凉、麻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酸胀,休息后可缓解,即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进展,跛行距离逐渐缩短,休息时也可能出现下肢疼痛(静息痛),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或发绀,足部溃疡或坏死等;而上肢动脉硬化相对少见,若发生,可能出现上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运动障碍等。
四、其他表现
主动脉硬化时,主动脉壁弹性减退、僵硬,可致主动脉扩张,严重时形成主动脉瘤,若瘤体破裂可危及生命;腹主动脉硬化可引起腹部不适、腹痛等,肾动脉硬化可导致肾缺血,出现高血压且难以控制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因血管自然老化,动脉硬化更易发生;男性在相同生活方式下可能较女性有更高的动脉硬化风险;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或相关病史的人群,动脉硬化进展往往更快,表现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