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喉咙痛可由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流感由流感病毒所致)、过敏因素(接触花粉等过敏原致鼻腔咽喉不适)、鼻窦炎(炎症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多等)引发,非药物干预可通过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水(每日约1500-2000毫升)、保持室内湿度40%-60%、生理盐水洗鼻来缓解,儿童出现需优先非药物干预超3天或伴高热等及时就医,孕妇以非药物干预为主严重需遵医嘱,老年人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不随意用药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及时就诊。
一、原因分析
1.上呼吸道感染: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病毒侵袭上呼吸道,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出现鼻塞,同时咽喉部受炎症刺激引发喉咙痛;
流感由流感病毒所致,除鼻塞、喉咙痛外,常伴有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2.过敏因素: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鼻腔黏膜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充血、水肿致鼻塞,咽喉部也可能因过敏出现痒痛等不适。
3.鼻窦炎:
鼻窦发生炎症时,炎症介质刺激可引起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出现鼻塞,炎症累及咽喉部时也会导致喉咙痛。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处于修复状态,有助于机体对抗引起鼻塞喉咙痛的病因。
2.多饮水:多喝水能湿润咽喉部,减轻喉咙痛症状,同时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一般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
3.保持室内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可缓解鼻腔干燥及喉咙因干燥引发的不适。
4.生理盐水洗鼻: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肿胀,缓解鼻塞症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出现鼻塞喉咙痛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避免给儿童随意使用成人药物,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高热(体温≥38.5℃)等加重表现,需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出现鼻塞喉咙痛,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充分休息,适当多饮水,若症状严重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缓解措施,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出现鼻塞喉咙痛时需密切关注症状变化,保证充足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且要避免自行随意用药,以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