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咽黏膜及淋巴组织炎症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春秋季,病因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且受凉等致抵抗力下降可引发,全身起病急有畏寒高热等,局部主要为咽痛吞咽时加剧可放射耳,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且下颌淋巴结常肿大压痛,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需与咽白喉等疾病鉴别,治疗有一般卧床休息进流质多饮水等、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局部用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特殊人群中儿童高热需密切护理婴幼儿慎用风险药,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病评估肝肾功能,妊娠期女性用药权衡利弊选对胎儿影响小措施。
一、定义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及淋巴组织炎症,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春秋季气温波动时多见。
二、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等也可引发,有时为混合感染。其诱因多为受凉、潮湿、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使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发病。
三、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幼儿可因高热出现抽搐、呕吐或昏睡等表现。
(二)局部症状
主要为咽痛,吞咽时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小儿可因咽痛影响进食。
四、检查
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下颌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五、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行诊断,需与咽白喉、樊尚咽峡炎及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鉴别。
六、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进食流质饮食并多饮水,加强营养、疏通大便,咽痛剧烈或高热时,可口服解热镇痛药。
(二)抗生素治疗
为主要治疗方式,首选青霉素类,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若治疗2~3天病情无改善,需分析原因并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或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三)局部治疗
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含漱。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高热时需密切护理,避免抽搐等情况,婴幼儿用药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谨慎使用可能有风险的药物。
(二)老年人
需关注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评估肝肾功能等状况,综合考量治疗方案。
(三)妊娠期女性
用药需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