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是多系统受累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具高血压、蛋白尿等特征,与胎盘浅着床等因素相关,对母婴健康有严重影响,需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诊断,且要密切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等及胎儿情况,需重视以保障母婴健康
临床表现方面
高血压:孕妇血压会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血压升高呈持续性。不同年龄的孕妇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情况,但年龄较大的孕妇相对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其自身血管等基础状况可能更易受影响。对于有既往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妊娠后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0.3g/24h,或者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阳性。蛋白尿的出现反映了肾脏等器官受到了影响,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蛋白质漏出等机制有关。
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健康。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比如长期高盐饮食的孕妇,可能因加重水钠潴留等因素,使子痫前期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还可能引起胎儿窘迫,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等。胎儿的预后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相关,年龄较小的孕妇孕育的胎儿在面对子痫前期时,由于自身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受影响相对更大。
诊断与监测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孕妇的妊娠情况、既往病史等,通过测量血压、进行尿常规检查等初步判断,必要时还会进行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在诊断过程中,检查的侧重点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年轻孕妇可能更关注自身基础健康对妊娠的影响等方面。
监测:需要对孕妇的血压、尿蛋白情况、肝肾功能、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进行密切监测。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大小、胎盘情况等,通过胎心监护等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生活方式健康的孕妇在监测过程中相对可能更利于维持妊娠的稳定,但也不能放松监测。
总之,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妊娠期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监测和合理处理来保障母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