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详细评估患者,包括鼻部检查、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鼻中隔偏曲程度及排查禁忌证,儿童关注鼻腔发育,成人依全身状况选麻醉方式,术前做剪鼻毛、清洁鼻腔等准备并告知手术相关事宜,术中依麻醉方式实施麻醉,制作切口分离黏膜瓣,矫正软骨骨组织,复位后填塞,儿童手术谨慎减少对鼻腔影响,成人依全身状况调整方案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需进行详细鼻部检查,包括前鼻镜、鼻内镜检查以明确鼻中隔偏曲的程度、类型等;还需行鼻部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精准评估鼻中隔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同时排查手术禁忌证,如鼻腔鼻窦急性炎症、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需待病情控制后再考虑手术。对于儿童患者,要格外关注其鼻腔发育情况,评估手术对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及发育的影响,成人则依据全身状况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前准备工作:术前需指导患者剪鼻毛、清洁鼻腔,术前禁食水等常规准备,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手术目的、风险等相关事宜,获得知情同意。
二、术中操作
1.麻醉实施:若为局部麻醉,可于鼻中隔两侧黏膜下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局部麻醉药物以减少出血;若为全身麻醉,则按全身麻醉常规流程进行诱导和维持。
2.切口制作:通常选择在鼻中隔一侧做黏膜切口,一般位于鼻中隔前端或鼻底等合适位置,通过切口分离黏膜瓣,充分暴露偏曲的鼻中隔软骨、骨组织等结构。
3.软骨骨组织矫正:根据鼻中隔偏曲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器械对偏曲的软骨(如鼻中隔软骨)、骨组织(如筛骨垂直板、犁骨等)进行矫正处理,可通过切除多余的软骨或骨组织,或进行移位、重新塑形等操作来纠正鼻中隔的偏曲状态。
4.复位与填塞:矫正完成后将黏膜瓣复位,然后进行鼻腔填塞,常用凡士林纱条等进行填塞,起到压迫止血、支撑鼻腔结构等作用,以促进术区恢复。
三、不同人群特殊考虑
1.儿童患者:由于儿童鼻腔仍在发育中,手术需格外谨慎,要尽量减少对鼻腔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择对鼻腔发育干扰小的手术方式,术中操作需轻柔,密切关注术后鼻腔通气及鼻腔黏膜恢复情况,加强术后鼻腔护理,预防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2.成人患者:根据成人不同的全身健康状况及鼻部病变具体情况调整手术方案,如合并其他鼻部疾病时需综合考量手术对整体病情的影响,术后需告知成人患者注意避免用力擤鼻、防止外力撞击鼻部等,以保障手术效果和术区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