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分四类,病因包括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临床表现有阴道流血及对孕妇胎儿影响,诊断靠超声检查,处理分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特殊人群有前置胎盘病史等孕妇需密切监测产检。
完全性前置胎盘: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达宫颈内口边缘,未覆盖宫颈内口。
低置胎盘: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20mm,但未达到宫颈内口。
病因
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如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可损伤子宫内膜,导致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面积而延伸至子宫下段,增加前置胎盘发生风险。
胎盘异常:如胎盘面积过大(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胎盘形态异常(副胎盘等),易使胎盘延伸至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
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子宫腔后,滋养层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继续下移至子宫下段着床而形成前置胎盘。
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其主要症状。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介于完全性和边缘性之间;边缘性前置胎盘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
对孕妇的影响:可致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产褥感染等。
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
诊断
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一般在妊娠28周后通过B超明确胎盘位置。超声检查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内口的关系,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
处理原则
根据孕妇一般情况、孕周、胎盘类型、出血情况等综合制定。
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的孕妇,需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抑制宫缩,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
终止妊娠:适用于反复大量出血甚至休克者,或胎龄达36周以上、胎儿成熟者等,分娩方式多选择剖宫产。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前置胎盘病史孕妇:再次妊娠时需密切监测,孕期定期行超声检查以了解胎盘位置变化。
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可能增加,孕期应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
有子宫内膜病变女性:备孕时需做好孕前咨询,了解妊娠风险,孕期严格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前置胎盘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