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痫是妊娠二十周后发生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具高血压伴蛋白尿等特征发病机制不全明高危因素有多临床表现有血压异常蛋白尿等其他表现诊断需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治疗核心是控病情延孕周保母儿安全必要时终止妊娠特殊人群中高龄有基础病肥胖孕妇需加强产检等干预。
一、定义
先兆子痫是妊娠20周后发生的一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随机尿蛋白阳性),可累及多系统,病情严重时可进展为子痫(出现抽搐、昏迷等)。
二、病因机制
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胎盘浅着床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内皮损伤,进而促使血管收缩物质释放增加、血管舒张物质减少,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和蛋白尿产生有关。高危因素包括初产妇、多胎妊娠、孕前存在高血压或糖尿病、有先兆子痫家族史、肥胖等。
三、临床表现
1.血压异常:妊娠20周后血压进行性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部分患者血压可显著升高。
2.蛋白尿:尿蛋白检测呈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随机尿蛋白定性≥+1。
3.其他表现:可伴有头痛、视觉障碍(如视物模糊)、上腹部不适(如右上腹疼痛)等,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等子痫表现。
四、诊断方法
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产检时需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五、治疗原则
治疗核心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保障母儿安全,必要时终止妊娠。具体包括:
一般治疗:休息、密切监测母儿情况。
降压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需遵循个体化原则。
预防子痫:可使用硫酸镁等药物预防抽搐发作。
终止妊娠:若病情严重、孕周已达34周以上或母儿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及时终止妊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需加强产检频率,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早期发现先兆子痫并及时干预。
有基础疾病孕妇:如孕前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孕期发生先兆子痫的风险更高,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加强母婴监测,必要时提前干预治疗。
肥胖孕妇:肥胖孕妇体内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可能增加先兆子痫发生风险,需合理控制体重,定期产检,关注血压和尿蛋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