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分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三类病因与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等相关临床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诊断主要靠超声检查对母体可致产后出血等对胎儿可引起早产等处理据情况行期待疗法或终止妊娠高龄产妇及有多次宫腔操作史者需加强产检或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
一、定义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二、类型
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分为3类:
1.完全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2.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3.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达宫颈内口边缘,未覆盖宫颈内口。
三、病因
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如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可损伤子宫内膜,使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而延伸至子宫下段。
胎盘异常:如胎盘面积过大(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胎盘形态异常(如副胎盘)等。
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宫腔时,滋养层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继续下移至子宫下段着床而形成前置胎盘。
四、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出血次数频繁,量较多。
部分性前置胎盘:出血情况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
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量较少。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可明确胎盘位置及类型,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
六、对母儿的影响
对母体:可导致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产褥感染等。
对胎儿: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
七、处理原则
需根据孕周、出血量、胎儿状况等综合判断:
期待疗法:适用于孕周小(一般<34周)、出血少、胎儿存活的情况,需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抑制宫缩等。
终止妊娠:若出血多、危及母儿生命,需及时终止妊娠,多采用剖宫产术。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孕期需加强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胎盘位置及母儿状况。
有多次宫腔操作史者:此类人群子宫内膜损伤风险高,更易发生前置胎盘,孕期应避免剧烈活动,一旦出现阴道流血需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