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非药物干预包括保持口腔清洁用温和漱口水等、调整饮食避刺激增维BC食物、保证休息减压;药物治疗有局部含漱剂如氯己定康复新液、含片西地碘、凝胶类促愈合或止痛;儿童需用儿童专用漱口水等且用药遵儿科原则,孕妇非药物优先且用药遵医嘱,老年人注重口腔清洁及控基础病。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温和的生理盐水或具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如含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轻柔漱口,每日2-3次,可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及细菌,降低感染风险,有助于口腔溃疡创面的恢复,尤其要注意刷牙时避免刷毛过度刺激溃疡部位。
2.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辛辣、过烫、过硬的食物,此类食物会加重口腔溃疡的疼痛刺激。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如全麦制品、豆类等)、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的食物摄入,这些营养素对黏膜修复有一定帮助。
3.保证充足休息与减轻压力: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影响口腔溃疡的恢复,可通过适当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二、药物治疗
1.局部含漱剂:如氯己定含漱液,可起到抗菌作用,抑制口腔内致病菌生长,利于口腔溃疡创面的清洁与恢复;康复新液也可用于含漱,能促进黏膜修复。
2.局部含片:西地碘含片具有杀菌、抗感染的功效,可帮助减轻口腔溃疡部位的炎症反应。
3.局部凝胶类药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促进口腔黏膜细胞的增殖、迁移,加速溃疡创面的愈合;复方苯佐卡因凝胶有局部止痛作用,可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但儿童使用需谨慎,优先选择低刺激的止痛方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口腔溃疡时,口腔清洁应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或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口腔,避免使用成人刺激性强的含漱剂。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疼痛抗拒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恢复,且儿童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儿童剂型的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
2.孕妇:孕妇患口腔溃疡时,非药物干预是首选,如通过调整饮食、保证休息等方式缓解。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药物,避免自行使用未经临床验证安全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口腔溃疡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加注重口腔清洁,可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合适的局部药物,同时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及修复功能,进而影响口腔溃疡的愈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