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是因鼻甲长期受炎症、理化刺激、过敏等致黏膜水肿引发鼻腔阻塞的病症,病因有炎症、理化刺激、过敏,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诊断主要靠鼻内镜检查,治疗方式有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病考虑。
一、定义
鼻甲肥大是因鼻甲长期受炎症刺激致黏膜水肿,进而引发鼻腔阻塞的病症,多由慢性鼻炎反复发作、长期吸入有害气体、上呼吸道感染未及时治愈等因素所致。
二、病因
1.炎症因素:慢性鼻炎反复发作,炎症长期刺激鼻甲黏膜,可致其水肿、增生;鼻窦炎等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也可累及鼻甲引发肥大。2.理化刺激:长期吸入粉尘、化学性气体等,可损伤鼻甲黏膜,引发炎性反应致肥大。3.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原刺激可使鼻甲黏膜水肿、肥厚。
三、临床表现
1.鼻塞:多为持续性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塞,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睡眠。2.流涕:可伴有流涕症状,若合并感染,鼻涕可为脓性。3.嗅觉减退:因鼻腔阻塞,气流不能正常到达嗅区,可出现嗅觉减退。4.头痛:部分患者可因鼻甲肥大压迫邻近结构出现头痛症状。
四、诊断方法
通过鼻内镜检查可直观观察鼻甲形态、肿胀程度及鼻腔内情况,是诊断鼻甲肥大的主要方法,能清晰判断鼻甲是否存在增生、水肿等病变。
五、治疗方式
1.非药物干预: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甲黏膜水肿;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减少对鼻甲的进一步刺激。2.药物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等药物减轻鼻甲炎症及水肿,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经临床验证有效的药物,且需考虑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如儿童应谨慎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鼻甲肥大严重影响呼吸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但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及获益。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甲肥大需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生理盐水冲洗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因儿童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需特别谨慎。2.孕妇:孕妇患鼻甲肥大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非必要不随意使用药物,优先考虑物理治疗等相对安全的方法。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需评估其耐受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