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体质儿童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等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病因有室内外变应原,临床表现有鼻部及伴随症状,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测,治疗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和药物治疗,家长需关注儿童症状、保持环境清洁、优先非药物干预、遵医嘱用药及定期复诊。
一、定义
小儿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指特应性体质儿童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组胺等介质释放,伴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
二、病因
(一)变应原接触
1.室内变应原:常见尘螨(如屋尘螨、粉尘螨)、宠物皮屑(猫、狗等)、霉菌等,此类变应原常年存在,易反复接触。
2.室外变应原:花粉(如春季的树花粉、秋季的草花粉),具有季节性特点,随季节变化出现接触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一)鼻部症状
1.反复发作鼻痒:儿童常表现为频繁揉鼻、搓鼻等动作。
2.喷嚏:多为连续性发作,次数较多,每天数次甚至数十次。
3.流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不断流出。
4.鼻塞:程度可轻可重,因鼻黏膜水肿等原因导致通气不畅。
(二)伴随症状
可伴有眼痒、流泪、咽部不适等眼部及咽部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咳嗽等下呼吸道症状。
四、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症状发作规律及与环境因素的关联等。
(二)体格检查
观察鼻黏膜状态,可能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等表现。
(三)过敏原检测
1.皮肤点刺试验:通过皮肤点刺变应原提取物,观察皮肤反应判断是否过敏,操作相对简便,适用于较大儿童。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血液检测特异性IgE水平,可辅助判断过敏原。
五、治疗原则
(一)避免接触变应原
室内保持清洁,定期清扫、使用防螨寝具等减少尘螨暴露;避免饲养宠物或减少与宠物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降低霉菌滋生。
花粉季节减少室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等。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需在医生指导下针对儿童合理应用)、抗组胺药等,但需遵循儿童用药特点,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六、特殊人群(儿童)温馨提示
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稳定,避免让儿童接触已知过敏原。在选择治疗方式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环境控制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尤其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同时定期带儿童复诊评估病情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