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耳朵乳突炎是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致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慢性化脓炎症病因含急性乳突炎迁延、致病菌及个体因素临床表现有长期耳流脓、听力下降等局部体征诊断靠病史采集、耳部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特殊人群儿童需密切观察及合理用药成人要注意生活方式降低复发风险。
一、定义
慢性耳朵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病变常累及乳突气房结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乳突骨质破坏或增生。
二、病因
1.急性乳突炎迁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持续侵犯乳突气房,导致慢性炎症迁延。
2.致病菌因素: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毒力较强或持续存在,引发持续炎症反应。
3.个体因素: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时,易导致炎症难以消退转为慢性;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发生急性乳突炎后迁延为慢性。
三、临床表现
1.耳部症状:长期耳流脓,脓液性质多样,可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部分患者脓液有臭味;可伴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鸣,若病变累及内耳还可能出现眩晕等症状。
2.局部体征:乳突部皮肤可有轻度红肿、压痛,鼓膜多有穿孔,穿孔处可见脓性分泌物搏动性溢出。
四、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耳部感染病史,尤其是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的情况。
2.耳部检查:可见鼓膜穿孔、乳突区皮肤可能存在红肿及压痛。
3.影像学检查:乳突X线或CT检查是重要诊断手段,可见乳突气房混浊、密度增高,房隔模糊,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破坏或增生等改变。
五、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控制炎症,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具体药物需遵医嘱)。
2.通畅引流:若鼓膜穿孔较小或引流不畅,可考虑行鼓膜切开术以利脓液引流;对于乳突病变明显者,可能需行乳突切开术清除病变组织。
3.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慢性乳突炎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同时避免耳部进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耳部症状及全身情况,如出现发热、耳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且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合理用药。
成人:需关注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是否存在长期耳部进水、过度劳累等情况,提醒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以降低慢性乳突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