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上需合理饮食增加蔬果全谷物摄入、适量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基础疾病控制要高血压患者规范服药并低盐减重控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血糖、血脂异常者调整饮食用调脂药,特殊人群里老年人定期监测防体位低、孕妇关注血压血脂营养均衡、有家族史者早监测遵健康生活方式。
一、生活方式干预
1.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油、肥肉等)和胆固醇(如动物内脏、蛋黄等)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降低动脉硬化风险。例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2.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脂水平。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和方式需适度调整,如老年人可选择慢走、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
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应严格戒烟;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血脂,增加动脉硬化风险,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二、基础疾病控制
1.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遵循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肾病,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通过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轻体重等方式辅助控制血压。
2.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如糖化血红蛋白<7%。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减少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3.血脂管理:高血脂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并根据血脂异常类型遵医嘱使用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目标值,一般冠心病等高危人群需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动脉硬化风险较高,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日常活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2.孕妇:孕期需密切关注血压和血脂变化,避免因孕期生理变化导致动脉硬化相关风险增加,饮食上需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盲目进补导致血脂异常。
3.有家族史人群:家族中有动脉硬化或心血管疾病遗传史者,应更早开始监测相关指标,严格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如从小培养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定期体检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