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是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等演变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病因包括病原体及急性发作等诱因,临床表现有局部反复发作咽痛等和全身低热等,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鉴别,治疗分非药物增强体质等和药物抗生素,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重免疫力、孕妇用药慎、老年关注基础病与药物相互作用。
一、定义
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持续感染性炎症,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演变而成,属临床上常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二、病因
1.病原体因素:主要病原体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发,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2.诱因因素: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隐窝引流不畅使窝内病原体持续存留等,均是促使慢性扁桃体炎形成的重要诱因,同时,长期处于污染环境、过度劳累等也可增加发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反复发作咽痛,咽部有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检查可见扁桃体慢性充血,隐窝口有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有时可见瘢痕粘连。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因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吞咽及睡眠等。
四、诊断
1.依据病史:有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
2.结合临床表现:存在咽部相关症状及局部检查所见的扁桃体慢性充血、隐窝口异常等表现。
3.鉴别诊断:需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扁桃体肿瘤等疾病鉴别,可通过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
五、治疗
(一)非药物干预
1.增强体质: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复发诱因。
2.注意口腔卫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降低病原体在口腔内滋生的机会。
(二)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尤其要注意儿童患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导致不良反应及耐药情况发生。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需特别关注其基础健康状况,避免因慢性扁桃体炎影响生长发育,同时要谨慎使用抗生素,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提升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
2.孕妇患者:孕妇用药需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用药前应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影响母婴健康。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药物代谢能力可能下降,使用药物时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对药物的影响,以及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