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受龋齿影响在局部可致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坏、引发牙髓及根尖周病变、影响咀嚼功能,全身方面可成为病灶感染源、影响生长发育,心理社交上会影响美观与自信心、产生心理压力。
一、对口腔局部健康的影响
1.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坏:龋齿是由细菌等因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脱矿、崩解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初期表现为牙釉质表面白垩色改变,随后逐渐形成龋洞,若不及时干预,龋洞会不断扩大,累及牙本质甚至牙髓,严重时可导致牙齿部分或全部丧失。例如,浅龋仅累及牙釉质,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但随着龋损进展,中龋累及牙本质浅层时会出现遇冷热酸甜敏感的情况,深龋累及牙本质深层时对刺激的反应更为明显。
2.引发牙髓及根尖周病变:龋洞内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通的髓腔侵犯牙髓,引起牙髓炎,出现自发痛、夜间痛等剧烈疼痛症状;若牙髓炎未得到有效治疗,感染会进一步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根尖周炎,导致根尖区牙龈肿胀、瘘管形成,影响牙齿的稳固性,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3.影响咀嚼功能:龋齿发生在咀嚼功能重要的牙齿时,会导致牙齿咀嚼效率降低,患者会不自觉地用健侧咀嚼,长期如此可造成双侧咀嚼肌发育不对称,还会影响食物的充分咀嚼,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儿童需要通过充分咀嚼来促进胃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二、对全身健康的潜在影响
1.成为病灶感染源:龋齿引发的局部感染可作为病灶,细菌及其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远隔器官的感染性疾病。例如,有研究表明,龋齿病灶可能与心内膜炎、肾炎等疾病的发生相关。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长期的免疫激活可能对全身各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这些全身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2.影响生长发育:儿童时期发生龋齿且未得到及时治疗时,会因牙齿疼痛而减少患侧牙齿的使用,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例如,儿童可能因惧怕疼痛而拒绝进食较硬的食物,从而影响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取,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其身高、体重增长以及智力发育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对心理及社交方面的影响
1.影响美观与自信心:前牙区的龋齿会影响牙齿的外观,导致牙齿变色、缺损等,可能使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感到自卑,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因为牙齿问题而不愿意开口说话、微笑,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
2.产生心理压力:龋齿引起的疼痛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长期受龋齿困扰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状态,对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