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病史包括心血管、血液、糖尿病等疾病且女性需避开经期,要评估口腔局部状况无急性炎症再拔牙,术中需保持放松配合医生,术后要咬住棉球压迫止血并观察、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进食温凉软质食物、遵医嘱用药,禁忌急性炎症期、全身性疾病未控制者、妊娠期、月经期及药物过敏者。
一、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健康状况告知:需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病史,包括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糖尿病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拔牙操作及术后恢复,例如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拔牙时血压波动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拔牙后易出现出血不止。女性需避开经期,因经期凝血功能相对较弱,拔牙后出血风险增加。
2.口腔局部状况评估:若口腔存在急性炎症(如智齿周围牙龈红肿、化脓等),需先控制炎症再考虑拔牙,否则易导致炎症扩散。
(二)术中配合
术中要保持放松状态,配合医生操作,避免过度紧张,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向医生示意,以便调整操作。
(三)术后护理
1.止血与伤口观察:拔牙后需咬住棉球压迫止血,一般30-40分钟后取出,需注意观察唾液中是否有过多鲜血,若出血较多或持续出血需及时复诊。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防止破坏血凝块影响伤口愈合。
2.饮食注意:术后应进食温凉、软质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过热、过硬食物,以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或出血。
3.药物使用: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无特殊情况无需自行服用其他强效止痛或止血药物,若出现疼痛可适当冷敷缓解,但需注意冷敷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
二、禁忌证
(一)急性炎症期
如智齿周围牙龈急性炎症(红肿、疼痛、化脓等)、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此时拔牙易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病情。
(二)全身性疾病未控制者
1.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严重心脏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控制的心力衰竭等)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2.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拔牙后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8.8mmol/L)的糖尿病患者,拔牙后易发生感染,且影响伤口愈合。
(三)妊娠期
妊娠期前3个月拔牙易引起流产,后3个月可能导致早产,因此妊娠期一般不建议拔牙,除非必须且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进行。
(四)月经期
月经期女性凝血功能相对较差,拔牙后出血风险增加,一般建议避开月经期拔牙。
(五)药物过敏者
对拔牙所需麻醉药物等存在过敏史者,禁忌拔牙,需提前告知医生以便采取替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