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类型,基底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暴露部位,初始为小半透明结节等;鳞状细胞癌常发于特定部位,早期为红斑丘疹样皮损等;黑色素瘤表现为色素不均、边界不规则的斑片或肿物等,不同类型有不同特征,日常生活需密切关注皮肤异常变化,及时就医
一、基底细胞癌
好发人群与初始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暴露部位。初始症状常为小的、半透明的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伴有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呈珍珠样外观。随着病情进展,结节会逐渐增大,溃疡可进一步扩大,破坏周围组织。例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环境的户外工作者,相对更容易出现基底细胞癌的早期结节表现,因为紫外线长期照射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增加基底细胞癌变的风险。
特殊情况:在肤色较深的人群中,基底细胞癌可能表现为色素沉着性斑块,容易被忽视,需特别留意皮肤颜色、质地的异常改变。
二、鳞状细胞癌
发生部位与早期特征:常发生于头皮、面部、手背、阴茎、口唇等部位。早期多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常伴有鳞屑,逐渐可形成溃疡,溃疡边缘较硬,底部高低不平,易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如砷剂)、有慢性溃疡或窦道经久不愈、烧伤瘢痕等情况的人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风险较高。比如,有放射性皮炎病史的患者,由于皮肤长期受射线损伤,细胞容易发生异常增殖,进而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进展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可进一步侵犯周围组织,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三、黑色素瘤
外观特征:通常表现为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的斑片或肿物,颜色可呈黑色、棕色、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混合。其大小常大于6毫米(ABCDE原则:A-不对称性,病变两部分不对称;B-边界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或有切迹、锯齿等;C-颜色不均匀,包含多种颜色;D-直径大于6毫米;E-隆起或进展改变)。例如,原本皮肤上的一颗痣,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小、形状、颜色的明显变化,如突然变大、边界变得不清晰、颜色变得斑驳等,就需要高度警惕黑色素瘤的可能。
特殊人群表现:对于有大量色素痣的人群,尤其是儿童时期就有很多色素痣的个体,随着年龄增长,黑色素瘤的发生风险会增加。此外,肤色较浅的人群相对肤色深的人群患黑色素瘤的风险更高,因为肤色浅的人群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少,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较弱,紫外线容易损伤皮肤细胞,诱发黑色素瘤。
皮肤癌的症状多样,不同类型的皮肤癌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皮肤的异常变化,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