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重度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的严重阶段,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对母婴有不良影响,确诊后需住院治疗,高危孕妇孕前应评估、孕期加强产检早干预
血压指标意义
收缩压≥160mmHg和舒张压≥110mmHg属于重度高血压范畴,持续的高血压会影响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灌注,如肾脏灌注不足会导致肾功能异常,脑部灌注异常可引起头痛、视觉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尿蛋白指标意义
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g表明肾脏受损较为严重,因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含量极少,当肾脏受损时,大分子蛋白漏出到尿液中,大量蛋白尿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同时也反映了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的内皮损伤情况。
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年轻初产妇(年龄<18岁)和高龄初产妇(年龄≥35岁)发生子痫前期重度的风险相对较高。年轻初产妇可能由于身体各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妊娠相关的生理变化适应能力较差;高龄初产妇则因卵子质量下降、血管弹性降低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血管痉挛等病理改变。
生活方式因素: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重度的几率增加。此外,肥胖(体重指数≥35kg/m2)的孕妇也是高危人群,肥胖会导致体内炎症反应增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从而促进子痫前期重度的发生发展。
病史因素: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子痫前期重度的风险明显升高。另外,多胎妊娠孕妇发生子痫前期重度的概率也高于单胎妊娠,因为多胎妊娠时胎盘分泌的相关因子等会对母体产生更复杂的影响,导致母体出现更严重的血管痉挛和脏器功能损害。
对母婴的影响及相关应对
对胎儿的影响:子痫前期重度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严重时可发生胎死宫内。因为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不足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氧供。
对母亲的影响:可导致母亲出现抽搐(子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母亲生命。抽搐会进一步加重脑部缺氧等情况,而心肾功能衰竭会严重影响母亲的整体健康状况。
应对措施:一旦确诊子痫前期重度,应立即住院治疗,采取的措施包括休息、解痉(常用药物有硫酸镁)、镇静等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母胎情况,根据孕周和病情决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如孕周已达34周及以上,应考虑终止妊娠以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孕周较小但病情严重的孕妇,可能需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尽量延长孕周,同时做好转运等准备工作,确保母婴安全。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肥胖等,应在孕前进行健康评估,孕期加强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