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部位的表现,其形成与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及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有关,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可引发脑梗死,稳定斑块增大可致颈动脉狭窄,检查可通过超声CTAMRA,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吸烟人群需分别注意定期检查、控制基础疾病、尽量戒烟等。
一、颈动脉斑块的定义
颈动脉斑块是指颈动脉血管内膜下出现脂质等沉积,形成的类似斑块样的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部位的表现。
二、形成原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发生脂质等物质沉积形成斑块,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颈动脉斑块。
2.基础疾病影响: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脂质等成分沉积于血管壁,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
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水平异常升高时,易在血管内膜下沉积,推动颈动脉斑块形成。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会加速血管病变进程,使颈动脉斑块形成几率增高。
3.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干扰脂质代谢,促进颈动脉斑块形成。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易导致血脂异常、体重增加等,进而增加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
三、分类
1.稳定斑块:斑块形态相对规则,表面较光滑,内部成分相对稳定,破裂风险较低,但仍需关注其发展情况。
2.不稳定斑块:斑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内部易出现脂质核心、纤维帽薄等情况,极易破裂,破裂后可引发血栓形成,导致严重脑血管事件。
四、危害
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破裂后,会激活体内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血流阻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严重威胁健康;稳定斑块若逐渐增大,会导致颈动脉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引起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五、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可初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位置、大小及性质等情况,是常用的筛查手段。
2.CT血管造影(CTA):能清晰显示颈动脉血管形态、斑块位置及狭窄程度等,为进一步诊断提供详细信息。
3.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可更精准评估颈动脉斑块情况及血管狭窄程度。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颈动脉斑块发生几率升高,需定期进行颈动脉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斑块变化。
有基础疾病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降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进展风险。
吸烟人群:吸烟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人群应尽量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改善生活方式以降低相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