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包含计算机断层扫描可清晰呈现器官结构用于常见癌症初步筛查及不同部位需选合适扫描参数、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优于CT且适用于特定部位筛查但要留意体内金属植入物等禁忌及老人身体耐受性等情况,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分泌或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反应的物质有相对特异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升高需结合多方面综合判断且不同年龄段参考值有差异,病理活检包含多种活检方式获取病变组织样本明确癌细胞情况是确诊金标准,可疑病灶性质不明时需病理活检且不同部位活检方式不同,特殊人群活检要考虑相关影响如孕妇及老人的情况。
一、影像学检查
1.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利用X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成像,能清晰呈现肺部、腹部等部位的器官结构,可发现直径较小的占位性病变,对肺癌、肝癌等常见癌症的初步筛查具有重要价值。不同部位的CT检查需依据具体病情与体检要求选取合适扫描参数,例如胸部CT可精准排查肺部肿瘤。
2.磁共振成像(MRI):借助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组织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优于CT,在脑部肿瘤、盆腔肿瘤等检测中优势显著,能精准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适用于骨骼、神经系统等部位肿瘤的筛查。但检查时需留意体内是否存在金属植入物等禁忌情况,老年人进行MRI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及体内金属植入物对成像的影响。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
1.定义与原理: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分泌或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反应的一类物质,可通过血液、体液等检测手段发现。不同肿瘤对应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与卵巢癌相关,癌胚抗原(CEA)可辅助多种癌症的诊断。
2.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异常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部分良性疾病、妊娠等情况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例如肝炎患者AFP可能暂时性升高,因此不能仅依据肿瘤标志物结果确诊癌症,但可作为辅助筛查与病情监测的指标。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值存在差异,老年人因机体代谢等因素,参考值范围可能有所调整。
三、病理活检
1.活检方式:包含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活检等,穿刺活检又细分为细针穿刺、粗针穿刺等。通过获取病变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等,以明确是否为癌细胞及癌细胞类型等,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
2.适用情况:当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灶但性质不明时,需进行病理活检以确诊。不同部位病灶的活检方式不同,如肺部结节可选择经皮肺穿刺活检,胃肠道病变可通过内镜下活检等。特殊人群中,孕妇进行活检需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老年人体检时进行活检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确保检查安全可行。